近年來,黃山市結合實際,堅持創新,抓住文旅融合的機遇,深入挖掘非物質遺產豐富的文化內涵,大力推進“非遺+旅游”搭建非遺項目與景區合作平臺,是推動文化旅游融入融合,努力實現旅游新業態發展的重要舉措。新安江公司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“根”與“魂”,開發非遺的活態屬性,為我市旅游產業薪柴加火,進一步推進黃山市文化強市建設,打造徽旅文化的新地標。
保護中傳承。匠人精神匠心傳承,以“保留”為核心,景區為保護歷史文化資源,最大程度留下百幢古屋特色,打造文創聚集區,非遺與旅游互為場景,并利用黃山旅游品牌打造,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及傳統節日,通過開展以“中國黃山國際旅游節”“黃山民俗文化旅游節”,舉辦“非遺日”、“非遺展”等活動,成為吸引游客的旅游“打卡地”,切實發揮“非遺+旅游”的疊加效應,讓非遺彰顯魅力,讓旅途增添亮色。
傳承中創新。“非遺進景區”,借助非遺資源,使濱江景區與傳統元素巧妙融合。入眼是風景,入心是文化,非遺資源作為提升景區文化品位的突破口,更是景區營銷宣傳的新亮點,提升游客體驗的新途徑!胺沁z”集市展現了精妙絕倫的非遺產品和表演,讓市民游客在游玩的同時,感受到非遺項目的魅力,深入學習和了解到非遺文化。優美的舞姿、動聽的歌曲、特色的民俗、親自動手的制作,造就游客難忘的非遺旅游記憶,非遺文化與景區的合作也愈來愈緊密。景區更是貼合年輕化市場,通過直播“徽劇”表演、官微線上同步推出每周“非遺集市節目預告”系列等方式,在數字時代讓非遺開啟“朋友圈”、“云游集市”,進行更廣泛的宣傳。
創新中發展。“非遺”邂逅“集市”,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交織,發掘優質文創項目,賦能非遺傳統手藝,拉動景區夜經濟。好酒也怕巷子深,非遺需要市場。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。集市是城市中最具煙火氣息的地方,將優秀非遺作品以展位形式來到市民游客身邊,創新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,讓市民游客品非遺美食,購非遺產品,使非遺活動更加接地氣,更有生命力,而不再是櫥窗中冰冷的紀念品。豐富的集市文化與傳統的非遺文化交相輝映,為城市的夜晚增添濃厚的文化氣息,為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旅IP奠定基礎。
“非遺”集市的開展,深化了非遺保護成效,實現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。自今年6月開始,新安江濱水景區“非遺”集市開市近10次,為全市40余個非遺項目提供展現平臺,觀光游玩總人數達5000余人!靶掳仓,非遺集市”,打造濱水旅游景區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為一體化的旅游新地標,讓游客市民近距離的感受非遺文化,體驗“非遺”般的盛宴。